本文介绍了计提和摊销两个会计概念。计提是预先估计并计入尚未实际发生但预计将要发生的费用,用于防范风险;文中详细列举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八项计提事项及其处理方法。摊销则是将资产成本或价值在其使用寿命内分摊到各会计期间,适用于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以真实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文中还讨论了摊销的注意事项、具体方法及计算公式。
计提即预先估计并计入尚未实际发生但预计将要发生的费用科目。“预先计入,预先提取”,也就是预先划出一部分资金放置起来,用于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使企业经营不至于陷入被动。
一、以下几种情况下,会计人员需要进行计提操作:
1)、根据制度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2)、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3)、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二、《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一般企业的计提事项做了明确规定,实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以进行八项计提,见下表:
计提事项 | 说明 |
1、坏账准备 | 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这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无法收回的款项而做的准备; 会计中期、期末或年末,企业应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并计入管理费用,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反映扣减坏账后的净值。 |
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 会计中期、期末或年末,企业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跌价准备。这反映了市场价值低于投资成本的情况;计入当期损益。 |
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 会计中期、期末或年末,如果因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或其市价持续下跌等原因,造成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而且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此时,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并冲抵投资收益。 |
4、存货跌价准备 | 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当存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成本时,需要计提此准备; 会计中期、期末或年末,如果因某种原因造成存货成本不可收回,则不可收回的部分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在期末,企业应对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6、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在期末,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当无形资产因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 对企业在建工程计提的减值准备。这通常涉及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8、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 在期末,企业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的原则,对可收回金额低于本金的差额进行计提。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将委托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并入短期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 |
三、会计期末必做的计提事项:
计提事项 | 财务处理要点 |
计提应付职工工资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人工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社会保险/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 期末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已经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 贷: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 |
计提借款利息和未确认融资费用 | 期末,会计人员根据合同和计算摊销表对借款利息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计提: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借款利息资本化 贷:应付利息/未确认融资费用 |
计提预计负债 | 预计负债包括未决诉讼、债务担保、重组义务等,会计期末应当按规定计提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贷:预计负债 |
计提税金及附加 | 依据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应纳税额,计提税金及附加: 借:税金及附加---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期末不用计提,在缴纳时直接计入当期的税金及附加。 |
计提所得税费用 | 通过计算得出本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计提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 |
摊销指的是将某项资产的成本或价值,在其预计使用寿命或受益期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比例,系统地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过程。这种分摊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资产使用寿命初期将全部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导致利润虚减;同时在资产使用寿命后期将较少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导致利润虚增。通过摊销,企业可以更真实地反映每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这种财务处理方式和固定资产折旧类似,都是将金额分摊到使用年限的各年中,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会减少当期利润,但是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摊销通常适用于那些价值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在短期内完全耗尽的资产,如无形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和长期待摊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预付的长期租金等)。这些资产在获得时通常具有较大的初始成本,但它们的经济利益会在多个会计期间内逐渐实现。
无形资产摊销注意事项:
摊销范围 |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对应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
摊销时间 | 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应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在摊销。 |
摊销去向 | 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起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成本;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
摊销的具体方法取决于资产的性质和企业的会计政策。对于无形资产,常见的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加速折旧法(如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以及产量法(按资产的实际使用量进行摊销)。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则通常采用直线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
直线法 | 把无形资产的应摊金额均匀的分配到每个会计期间方法,也称为平均年限法,他的计算公式如下: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取得总额/使用年限 直线摊销法易于掌握,但只适用于稳定性强的无形资产,比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 |
加速折旧法 | 与直线法相反,是无形资产在使用前期多计摊销,后期少计摊销,摊销额逐年递减的一种摊销方法。这种摊销方法可以使无形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年限内快速得到补偿,加速折旧法又分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为: 年摊销额=(无形资产成本-预计残值)×年摊销率 其中,年摊销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假定资产预计使用年数为n年,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2)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为: 年摊销额=年初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无形资产成本-累计摊销)×年摊销率(直线法) 运用余额递减法计算年摊销额时,有可能会遇到无形资产在后期的账面净值低于其残值的现象,因此,会计人员应在摊销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无形资产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再扣除预计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
产量法 | 是在“单位产量耗费的无形资产价值相等”的前提下,以无形资产在整个适用期间所提供的的产量为基础来计算应摊销额的方法。 他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期无形资产摊销额=每单位产量摊销额×该期实际完成产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整个适用期间所提供的产量可以用产品的生产产量或工作时数等进行确定,而且每个月产品不一致的无形资产。 |
全文完!
推荐阅读